據悉俄羅斯方面針對新冠又有新發(fā)現了。其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(jiān)督局新聞處經過專家檢測后認定,新冠能夠在紙幣上殘留至少一天。這讓俄羅斯對民眾緊急發(fā)出呼吁,建議民眾不要再使用現金了,非現金方式支付對于疫情的防控顯然更為有利。由此很多朋友想到了我們的手機掃碼支付,然而,近日也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手機上存留一個月。

這不又有很多網友評論說,那我們還可以刷臉支付!在全球疫情形勢下的需要通過媒介物品如手機、現金進行的交易模式是不是得有所轉變了呢?
在國內疫情防控平穩(wěn),后疫情下的刷臉支付市場能有怎樣的發(fā)展趨勢?
其一,從市場競爭戰(zhàn)術看,支付機構需要發(fā)力“后互聯(lián)互通時代”,需要在條碼之外構筑新的壁壘,而刷臉支付設備則是其中重要一環(huán),特別是相較于條碼,刷臉設備集成技術多、占地面積大、購置成本高,商戶很可能只部署一臺,排他性遠高于條碼支付,競爭預期將空前激烈,不容有失。

其二,從商業(yè)博弈戰(zhàn)略看,刷臉支付通過支付介質的變革,使得手機作用或有或無,App重要性隨之減弱,這無疑給追趕者彎道超車的機會。特別是在目前“兩超多強”的市場格局下,移動支付的追趕者本來曾是PC網絡支付的王者,擁有不亞于市場份額領先者的實力,僅僅由于領先者在社交平臺上的優(yōu)勢才略顯失色,這種形勢下兩者的競爭將更趨激烈和深刻,前期積累甚至可能因刷臉支付的成敗而逆轉。另外,伴隨著支付設備的重新部署,商業(yè)邏輯的重大改變,B端客戶(商戶)爭搶將烽煙再起,除硬件外,服務方案等軟件資源甚至更加重要。而服務方案的優(yōu)化有賴于數據的積累,這就又會在一個維度上強化競爭的激烈程度。
其三,從產業(yè)上下游看,刷臉支付具有很強的外部性,支付機構可由此建構更強的競爭壁壘。刷臉支付是多項軟硬件技術的集成,屈指算來,傳感器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乃至分布存儲、多方安全計算等時下熱門領域都概莫能外。刷臉支付的企業(yè)競爭不但會溢出到這些產業(yè),具有助長泡沫的可能,另外從事競爭的企業(yè)還會有動力主動去建立各自標準,提升對上下游的把握乃至控制,進而增強對刷臉支付市場的話語權。

刷臉支付能否將上述爆發(fā)潛力轉化為現實,關鍵還看其能否提供相對于成本而言更高的收益。作為做刷臉支付的行業(yè)人員來說要明白以下二個方面:
一方面要高度重視合規(guī),應潛心研究各種解決方案,積極布局疫后發(fā)展,科學分析刷臉支付市場形勢,制定明確的應對策略,對產品硬件設計、軟件開發(fā)進行全面升級優(yōu)化,為疫情過后的市場開拓夯實基礎;
另一方面要堅守核心競爭力,不僅要在技術、在機具、在補貼上展開,更需要著眼商戶特別是自有(非合作)商戶的競爭。